TikTok新规重磅更新!9月13日起,这些内容将被严打,tiktok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
近日,TikTok官方发布公告称,自2025年9月13日起,平台将实施新一轮内容治理新规,重点打击低质违规内容,并对电商生态进行更严格的合规化管理。这一消息在跨境卖家圈引发强烈反响,尤其是依托TikTok Shop拓展海外市场的商家,亟需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新规则。Ksher开时支付将深度解析新规核心变化,并结合行业经验为卖家提供实操建议。
一、新规核心变化:三大红线划定内容禁区
根据TikTok更新的《社区准则》和《电商内容规范》,本次调整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:
1. 虚假宣传高压打击
平台明确禁止"夸大功效"(如减肥产品承诺"7天瘦10斤")、"伪造实验数据"、"滥用权威背书"等行为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未经认证的"医学宣称"(如治疗疾病效果)将被直接下架,违规账号可能面临永久封禁。某美妆品牌因宣称产品"FDA认证"却无法提供凭证,在测试期已被处以商品禁售30天的处罚。
2. 低质内容过滤升级
AI审核系统新增"画质模糊"、"重复搬运"、"诱导点击"(如虚假进度条)等23项识别维度。数据显示,新规测试阶段印尼市场已有17%的短视频因不符合"1080P高清标准"被限制推荐。更关键的是,商品展示类视频必须包含至少15秒的实拍使用场景,单纯图文轮播形式将失去流量扶持。
3. 版权保护强化执行
背景音乐、影视片段需通过官方商用曲库获取,违规使用将触发"即时静音"机制。某3C卖家因在测评视频中使用《变形金刚》电影片段,不仅视频被删除,店铺还被扣减20%的流量权重达两周之久。
二、卖家应对策略:从合规到增长的体系化调整
(一)内容生产转型:专业度与本土化并重
建立合规素材库:建议卖家参照TikTok官方发布的《电商内容制作手册》,针对不同产品类目制作标准化脚本。例如服装类视频必须包含面料特写、多角度上身效果、尺码对照表等核心模块。
本土达人深度合作:英国市场测试数据显示,由本地达人出镜的视频转化率比商家自制内容高47%。可优先选择粉丝量1-10万的"纳米网红",其单条视频合作成本通常在50-200美元之间,性价比显著。
AIGC工具合规应用:利用Runway、Pika等工具生成产品场景动画时,需添加"AI生成"标签。某家居品牌通过AI生成"沙发在不同装修风格的展示效果",配合实拍视频,使互动率提升32%。
(二)店铺运营升级: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
商品信息标准化:电子产品需注明FCC/CE认证编号,化妆品必须展示成分表及过敏原信息。某国产美妆品牌因完整标注欧盟EC清单成分,其德国站转化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。
客服响应体系优化:新规要求48小时内处理售后咨询,建议配置多语言客服机器人(如Zendesk AI)进行首轮响应,复杂问题转接人工时需标注"优先处理"标签。
物流合规升级:波兰、沙特等新兴市场已要求提供本地退换货地址,可考虑与第三方仓配服务商(如ShipBob)合作建立海外退货中心。
(三)流量获取创新:合规玩法下的增长路径
搜索SEO优化:研究发现,标题含"how to use"、"real review"等关键词的视频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。某工具类卖家通过优化标题与字幕关键词,自然搜索流量增长210%。
直播流程再造:马来西亚市场要求直播中必须实时显示产品价格、产地信息。建议采用"3分钟产品讲解+2分钟Q&A"的标准化流程,并提前准备多语言产品卡。
私域流量沉淀:利用TikTok Business Suite中的"线索广告"功能,可将潜在客户引导至WhatsApp或独立站。某珠宝品牌通过此方法使复购客户占比提升至39%。
三、行业影响预判:合规化进程中的新机遇
1. 供应链端:具备认证资质的工厂将更受青睐。浙江某蓝牙耳机厂商因提前取得BIS认证,其印度订单在新规测试期逆势增长25%。
2. 服务生态:内容审核工具需求激增。Likee等第三方SaaS平台已推出"合规度评分"功能,可提前检测视频违规风险。
3. 品类格局:家居DIY、宠物用品等低合规风险类目可能迎来流量倾斜,而保健品、仿牌等高风险类目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。
深圳一头部代运营公司内部测算显示,全面适应新规需要卖家增加约15%的运营成本,但合规店铺的流量稳定性将提升40%,且客户投诉率下降60%。这预示着TikTok电商正从野蛮生长阶段转向精耕细作时代,唯有主动拥抱变化的卖家,才能在这场合规竞赛中赢得长期发展空间。建议商家立即启动内部审核,在9月13日前完成所有商品页面的合规改造,并重新培训内容团队。记住:在算法眼中,合规不是限制,而是获得平台信任的通行证。